原标题:假洋牌纽贝贝制造商洗白 乳粉丑闻品牌获入华许可
2014年5月30日,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格”的乳粉换证审查和再审核工作结束。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下称“食药监总局”)通报审查工作结果,国内共计82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获得重新许可,未通过审查、申请延期审查和申请注销的企业有51家。国外则有49家海外工厂加工的婴幼儿乳粉的115个品牌被允许进入中国市场。
2013年12月16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被称为“史上最严”乳粉新规。因为这份细则包含了苛刻的条件要求:乳粉企业生产原料要来自自建自控奶源、建立原料供应商审核制度;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确保所有环节可有效追溯,并建立产品召回制度;湿法工艺要达到生乳在挤奶后2小时内降温至0~4摄氏度等关键控制点技术要求等等。
半年过去了,考卷的结果也全部出炉,在号称“最高门槛”之下的这份大名单真的就能确保婴幼儿“舌尖上的安全”吗?
黑龙江、陕西通过企业最多
“审核过程中,各省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严格许可把关,对不符合许可条件的,一律停产整改;对申请退出的,一律注销许可,确保了换证审查工作质量。”5月30日,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司长马纯良在发布会上如是说。
根据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巡视员毕玉安介绍,在国内原有的133家乳粉企业中,82家企业获得通过。其余51家企业,其中有14家转为生产乳粉基粉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是乳粉;有23家申请延期审查;有5家未通过审查,不能继续生产乳粉;另外还有9家申请注销生产许可证,今后将不再生产乳粉。
记者查阅许可名单发现,以地域来看,黑龙江和陕西是最大赢家,其中黑龙江有25家、陕西有14家企业获得通过,广东和杭州也有4家获得通过,而其他省份普遍仅有1~3家企业获得通过。另外,由于同一品牌乳粉其生产工厂可能有多家,所以并非同一品牌乳粉的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工厂都获得了许可。例如,蒙牛旗下的君乐宝、欧世,雅士利,施恩和飞鹤都获得了认证;贝因美通过了4家,1家未通过;完达山只通过了1家,另外3家未通过。其中,让消费者关注的是,老牌企业伊利旗下4家工厂未出现在该份名单上,有媒体报道称“伊利4家工厂落榜”。
伊利集团对记者表示,事实上,除了未申请和无需申请的工厂,伊利集团生产婴幼儿乳粉的其他工厂都获得了婴幼儿乳粉生产许可证。
本次整改,已经拉开了中国乳粉行业改革的大幕。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目前82 家企业中有的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已经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但也有实力很弱的企业,预计两三年后这些企业会退出市场。乳业专家雷永军对记者表示,新审查细则要求企业要建立从原辅料、生产过程、产品检验到销售的记录制度,实现可追溯,从制度上倒逼企业进行改革,也会更加细化行业管理,例如有些企业旗下的工厂会进行调整,不再生产乳粉而是生产乳粉基粉等产品,确保了企业生产专业化。
34亿整改费不会“转嫁”给消费者
“国内没有一个行业像婴幼儿乳粉行业一样被翻了个底朝天。这次整改将对婴幼儿乳粉行业产生重大变革。”宋亮对记者表示。据统计,此次生产许可证集中审查,乳企积极参与自查和整改工作,投入共计34.4亿元,耗资巨大。
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透露,飞鹤共有6个厂通过审核,投入资金1亿元进行技术改造。贝因美内部人士也表示,为了顺利拿到资质,贝因美进行了高投入,主要用于厂房改造、检验设备等。
乳企斥巨资进行改造满足审查需求,投入的成本是否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贝因美、蒙牛、伊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不会。
马纯良认为,通过严格的生产许可再审查,国产乳粉配方已从8800多个,清理减少至1584个。监管新规的出台,有望改变产品配方过滥的现状,随着以后企业加大对销售的管理力度,产品售价会逐步趋于和国际市场保持一致。
宋亮告诉记者,国内乳企采用的乳清粉和浓缩乳清蛋白粉全靠进口,很多企业用的奶源、原辅料也是进口,随着新规的出台,企业需要自建奶源,改变依赖进口辅料奶源的局面,这样乳粉配方强制管理、奶源质量监管加力、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举措,将进一步提升乳粉质量,让中国消费者看到国产乳粉的优势,恢复对国产品牌的信心。
在品牌经营过程中,成功品牌之所以区别于普通品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成功品牌拥有家喻户晓的知名度,消费者能在第一时间回忆起品牌名称。更重要的是,能够突出品牌个性与价值,与消费者身份、品味相符。
(2022-04-15)包装设计、饮料包装
(2022-02-15)沃德塑胶作为一家专注于高品质塑料产品制造的企业,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扩大市场份额,决定设计并制作一本专业的画册。该画册旨在全面展示沃德塑胶的产品线、技术实力、中欧体育以及客户案例,以吸引潜在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注意,同时增强现有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
(2024-10-26)